大便出血、肛门有点疼痛,在临床上有可能是肠炎性疾病或者是肛裂。
多数见于肠炎性疾病,主要包括细菌性肠炎或自身免疫性肠病,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引起,通常需要进一步做肠镜检查,以明确诊断。绝大多数肠炎可以通过口服抗生素或者其他药物缓解症状。需要警惕的是肛裂,发生时通常是排便初始有短暂疼痛,继而获得短暂缓解。随着排便结束,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收缩,通常会产生持续时间较长的疼痛,一般持续时间十到十五分钟,而且粪便主要是干结的粪块。对于肛裂的治疗,通常在急性期采用保守治疗,而慢性期通常需要手术治疗,手术方式包括肛裂切除,甚至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才能获得治愈。细菌性肠炎是感染性肠炎的一种,引起肠炎的病原微生物是各种细菌。细菌性肠炎常见的是大肠杆菌、沙门菌、耶尔森菌、毛样产芽孢杆菌、空肠弯曲杆菌等。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,痢疾杆菌最为常见,其次是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。肛裂分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两种。肛裂首先是有炎症,其次是外伤。比如便秘或者是大便虽然不干,用力猛折以后导致肛门的皮肤的撕裂,这是肛裂引起的两个原因,但是最主要的是人体的解剖,肛管和直肠交界的地方,这个地方最狭窄,这是三大因素。
患者在饮食上要避免大量进食辛辣食物,以免刺激病灶,不利于疾病恢复,同时多进食富含纤维素、水分的食物,利于保持肠道通畅。保持肛门清洁卫生,养成便后清洗肛门的卫生习惯,勤换内衣内裤。